职场文摘
|
7月16日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再度下调对中国今明两年经济增长的预测。在当日发布的《世界经济展望报告》中,IMF将中国今明两年的GDP增速分别下调0.2个和0.3个百分点,至8.0%和8.5%。
“市场参与者担忧经济增长放缓将损害银行盈利能力,并对金融稳定带来风险。诸如巴西、印度、中国均出现这种不确定性。虽然政府支持信贷仍被提供,但在一些国家仍出现了信贷需求下降的迹象。”IMF在《全球金融稳定报告》如此警示。
IMF认为,本已乏力的全球经济复苏显示出进一步疲软的迹象,主要原因是欧洲持续存在金融问题以及新兴经济体的增长比预期慢。《世界经济展望报告》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将增长3.5%,明年将增长3.9%,分别比4月份的预测低了0.1个和0.2个百分点。
IMF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主任奥利维尔·布兰查德表示,“全球经济仍面临重大风险”。
与今年4月的预测值相比,同处亚洲的印度增长预期也被调低0.7个百分点,印度今明两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为6.1%和6.5%。而发展中亚洲整体的增长预期被分别下调0.3个百分点和0.4个百分点,至7.1%和7.5%。
IMF指出,新兴经济体此前受益于金融市场 深化改革和信贷高速增长,市场对其潜在增长率的预期也因此过于乐观,但中期来看,新兴经济体增长可能会低于此前预期,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将减少。 “对中国而言,‘硬着陆’的尾部风险仍然存在,在一些产能过剩的行业中,投资支出可能会更加激烈地放缓。”
针对新兴经济体面临的风险,IMF建议做好政策调整的准备,以应对外部需求放缓、出口大幅下滑和资本流出引发的风险。不过,在具体政策方面,IMF建议应根据各国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政策工具。
对于一些通胀压力趋缓,通胀预期相对稳定的国家,可通过降息提振经济。而一些财政状况良好的国家,则可以考虑通过财政刺激来提振经济。不过,IMF也 指出,在经历多年高速增长后,经济骤然放缓也对这些国家的宏观审慎能力提出更高要求。因此,增强审慎性监管能力应成为这些国家政策考虑的重心。
此外,IMF也分别下调了欧元区和美国的经济增长预期。美国经济2012年和2013年经济增速均被下调0.1个百分点至2.0%和2.3%。而欧元区2012年增长虽仍维持在-0.3%,但2013年的增长预期被下调0.2个百分点至0.7%。
IMF认为,对美国而言,主要风险仍集中于“财政悬崖”的逼近,如果政策制定者不能尽快就财政问题达成一致,自动减赤机制一旦被执行,或者之前的减税政策不能获得延期,2013年美国经济增长将受到沉重打击,并将引发金融市场剧烈震荡,全球经济将受到拖累。
而对于欧元区,IMF认为,欧洲央行仍然存在货币宽松的空间。但应确保货币政策被有效传递。同时,欧元区的货币联盟结构仍有待完善,如何应对欧债危机引发的诸多风险,仍是政策制定者的工作重心。